豫西伏牛山腹地,云雾缭绕、溪水潺潺。河川谷地间,菇棚星罗棋布,40多万吨的产值让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稳居“香菇生产第一大县”。依托全球化优势和综合化特色,中国银行向当地食用菌产业提供了有力授信支持,并创新“结算+融资+融智”跨境金融服务方案,为食用菌“出海”保驾护航。
“小香菇”释放产业“大蘑力”,“小切口”撬动服务“大文章”。近年来,中国银行始终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己任,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创新信贷产品,优化金融服务,加大重点领域金融支持,认真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助推智能制造
中国银行支持河南省重点龙头企业生产制造智能仪表等设备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近年来,中国银行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走出去”等制造业发展重要领域,切实担当金融主力军作用,不断加大资源投入,持续优化金融供给。截至2025年4月末,中国银行境内制造业贷款余额突破3.2万亿元,“十四五”以来累计增速达120%。
河南工业基础雄厚,正在全力打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先进装备等7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在制造业快速发展进程中,科技赋能尤为重要。作为全国首批创新型企业,河南某集团在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领域创造了20多项“中国第一”和“世界第一”,从“跟跑积累”到“并跑突破”再到“领跑创新”,企业参与并见证了中国电力装备的跨越式发展。
该集团升级智慧电气、智能化车间的背后,是源源不断金融“活水”的硬核注入。从智能设备的固定资产贷款到上下游企业的非融资性保函,从日常结算到跨境服务,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聚焦企业重大项目攻关、“卡脖子”技术研发面临的资金需求,提供及时有效的授信支持,助力中国电力装备制造辐射更广、招牌更亮。
在广东,中国银行围绕石化产业“减油增化”,积极助力企业转型升级,打造石化产业新增长极。通过总分行联动,中国银行开辟绿色通道,加速项目审批,大力支持广东省内多家央企大型石油石化技改升级项目,促成多个大额设备更新项目落地,参贷份额位列主要同业第一。
减负民营小微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推动技术革新的关键力量。中国银行坚持一视同仁、一以贯之,既做民营企业锦上添花的朋友、更做雪中送炭的伙伴,全力以赴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末,中国银行民营企业贷款较年初新增3532亿元,增幅7.99%。
接头扣压、扣压检验、防尘帽装配……在青岛高逸汽车零部件公司制动软管总成生产线上,各个生产环节一派忙碌景象,一条条全新的制动软管码正打包整齐准备入库。“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迭代升级速度快,每款车型都会对制动系统提出更严苛的标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大研发投入,升级生产线设备,企业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该企业负责人表示。
中国银行青岛市分行建立“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绿色通道,通过“惠如愿·专精特新贷”产品,满足企业快速融资和轻量化定制需求,向企业及时发放信用贷款,有效减轻企业资金压力,为科技型企业打开了一扇全新的融资之门。
为助力民营企业“轻装快跑”,中国银行江西省分行把准政策导向,找准发力方向,联动政府、融资担保机构,构建政银担合作新模式,优化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出“科贷通”“工信通”“文企贷”“财园信贷通”等信贷产品,以“真金白银”的投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减负”。
江西萍乡一家新材料公司,是专业生产先进陶瓷材料和氧化物耐磨陶瓷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走进该公司的精密实验室,工程师们正在测试氧化铝陶瓷的耐高温性能,这批即将交付半导体设备制造商的新材料,承载着企业突破国外技术封锁的雄心。而在前期,这个总投资1500万元的中试基地还因资金短缺面临停工风险。“中国银行发放的‘科贷通’贷款缓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企业负责人指着崭新的生产线感慨,“现在中试基地不仅如期运转,还获评了市级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研发团队已获授权专利32项,并申请到了3项发明专利。”
反哺绿色普惠
激活新质生产力,不仅需要科技创新的全面赋能,也需要夯实绿色发展的底色。为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中国银行探索构建“金融+产业+生态”新格局 ,持续提升产品服务适配性,践行绿色金融,智享美好生活。
位于贵州省黔南州瓮安县精细化工园区的贵州瓮福江山新材料及电子化学品项目建设现场热火朝天。该项目是贵州省磷矿产业单个体量最大项目,也是贵州省“富矿精开”战略发展的生动写照。在项目动工之初,中国银行贵州省分行便积极成为银团牵头行,以银团贷款方式多方联动推进项目顺利实施。“我们这里每天都有新的进展,项目建设的加速推进,与中国银行贵州省分行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近年来,中国银行贵州省分行立足地方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推出《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十二条措施》,聚焦贵州省建设“六大产业基地”,通过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高专业服务水平、加强金融科技运用等举措,为一批“富矿精开”骨干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助力贵州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发展胜势。
全国每10枝鲜切花中,有7枝来自云南;咖啡香飘海内外,种植面积、产量位居全国第一;蓝莓、牛油果等“洋水果”变身“土特产”助农增收……行走七彩云南,处处可见高原特色农业焕发的勃勃生机。从“云花贷”到“云咖贷”,中国银行的普惠专属服务方案正以“小切口”激活“大产业”。
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是全国最大的温室彩色马蹄莲种植基地,由云南一家农业科技公司倾力打造。在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量身定制的专属授信方案帮助下,该公司获得1000万元流动资金支持,顺利解决了园区在采购种苗、扩大规模及技术升级等方面遇到的问题,让花卉产业这一“美丽产业”成为造福群众的“幸福产业”。面对咖啡企业轻资产运营、抵押物不足等实际情况,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则采取信用、股东保证、出口保单质押、应收账款质押等多种保押方式,为当地咖啡企业、咖啡农户叙做信用贷、银税贷、抵押贷、个人经营贷款等贷款产品,持续擦亮“云南咖啡”金字招牌。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根基所在。展望未来,中国银行将继续发挥全球化优势和综合化特色,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坚决巩固特色优势、坚定守牢风险底线,为金融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更大力量。
文章|《中国金融家》2025年第7期
制作:隗晨阳
九五配资-正规线上配资-武汉股票配资公司-炒股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